2009年10月29日星期四

飯前禱告

  我們教導孩子從小禱告,當然最簡單就是「飯前禱告」。我們教導他們這樣禱告:「謝謝主耶穌賜我早餐(或午餐、晚餐,或具體食物),奉主耶穌基督名求。阿們。」

  前幾天,兩個女兒在我們一起飯前禱告時,說出在學校吃午飯時老師教導的版本,內容包括「求主潔淨」。按我所記得,我們從來沒有教導她們類似「求主潔淨食物」內容的飯前禱告,因為我們發現聖經中從來沒有這樣的教導和榜樣。

   我自己初信主時,已聽到弟兄姊妹飯前禱告中包括了「求主潔淨」,所以也學了這樣禱告。但後來漸漸對此產生疑問,例如:在跟說英語的弟兄姊妹一起用飯時, 他們禱告的內容似乎從來沒有求主潔淨食物,而是求主賜福這些食物(bless this food),或求主使這些食物分別為聖(sanctify this food)。此外,每當在宿營時,或飲宴時,有弟兄公開帶領飯前禱告時,當他說「求主潔淨這些食物」時,我心中總想到那些在場的廚房工作人員會怎麼想。

  最重要的,是當我自己查考有關經文,竟然找不到飯前求神潔淨食物的教導和榜樣。例如:

太十五35-36 祂就吩咐眾人坐在地上。拿着這七個餅和幾條魚,祝謝了,擘開,遞給門徒,門徒又遞給眾人。

徒二十七35 保羅說了這話,就拿着餅,在眾人面前祝謝了 神,擘開喫。

   以上兩處經文,馬太福音是主耶穌為餅和魚祝謝,使徒行傳則是保羅在船上拿着餅祝謝。這裏的「祝謝」,英文都是give thanks之意,就是獻上感謝,並沒有求潔淨的意思。還有其他有「祝謝」一詞的經文,都是如此。所以,飯前禱告的重點,是向創造萬物和厚賜萬物的神獻上 感謝,而不是重於求神潔淨這些食物。(我發現弟兄姊妹在思想上已深深種入「求主潔淨」這觀念,有一次我聽見一弟兄為主的餅杯祝謝時,竟然求主潔淨這餅和 杯,我心裏感到詫異,不敢阿們。)

  自此,我自己便漸漸在飯前禱告時,不再重在「求主潔淨食物」,而是重在感謝神賜我食物。所以,我也是這樣教導子女。

  那天兩個女兒唸出學校的飯前禱告包括「求主潔淨」的內容,我就跟她們解釋聖經的教導。也告訴她們,如果這些食物是她們烹調的,聽見有人禱告說「求主潔淨這些食物」,她們會怎樣想?她們都說類似意思的話:「我會不開心,因為人家這樣禱告,就表示我弄的食物不清潔。」

  當然,我們在飯前禱告,也可以求主潔淨食物,但卻要明白這不是聖經的教導,也不是飯前禱告的重點。

2009年10月22日星期四

育嬰好書:《從零歲開始》(1)

  2000年4月得知妻子懷孕,我們把這事交託主耶穌,也開始為着新生命的誕生而準備。但怎樣準備呢?我們也茫無頭緒。

  首先想起的,不是去請教人,而是去買關於育嬰的書籍來看。我們所買的那一本書,裏面有很豐富的資料,讓我們這些初為父母的人對此多有認識。我們從書籍裏得知妻子要到母嬰健康院去登記,準備作定期的產前檢查。書中還有許許多多有用的資料,對準備為人父母的我們很有用。除了看書,我們也參加醫院提供的產前講座,一同面對人生中的另一個大轉變(那時才結婚三個多月)。

  除了為妻子懷孕過程作準備以外,也要為胎兒出生後的育嬰方式有所準備。那時候,我也在基督教書室買了一本書,就是由學園傳道會出版的《從零歲開始》(On Becoming Babywise)。

  這是一本翻譯的書,由艾蓋瑞(Garb Ezzo)和貝南羅特(Robert Bucknam)合著,後者是醫生,而譯者是林慧貞,她本人深深受惠於此書,所以決定把這本書翻譯成為中文,盼望能幫助有心要帶好孩子的父母。

  這本書主要講述給嬰孩餵食和安排睡眠的原則。

  頭一個孩子出生快九年了,我們從這本書得益甚大,家中三個小孩在嬰孩時期,基本上都是按照書中所建議的原則,在他們身上都很有效用,對我們自己也很有幫助。

2009年10月14日星期三

大女兒手臂「青枝骨折」(3)

  今天早上,妻子陪同大女兒到醫院覆診,女兒期望今天可以拆石膏。她們在九時多先到X光部,大女兒骨折的手臂接受X光檢驗。

  然後,要到專科門診的骨科覆診,預約的時間是十一時,但十時已到達。結果,大約等到十一時半,終於輪到女兒了。

  感謝主耶穌,據妻子說,醫生看過X光片後,說我們大女兒的手骨長得好,下週三再覆診,當天會先拆石膏,然後照X光。妻子問醫生,女兒能否做運動,例如跑步、跳繩(因女兒參加了學校的花式跳繩班),醫生笑說不會再跌倒就可以。又問,那條吊着手臂的三角巾是否不用再掛,醫生說可以不用掛了。

  這對女兒來說是如釋重負,她自手臂打石膏以來,就不想掛這條三角巾,特別是上學的時候,但我們堅持要她掛着,好保護骨折的手臂長得好,也可減輕負荷。

相關文章:
大女兒手臂「青枝骨折」
大女兒手臂「青枝骨折」(2)  

2009年10月13日星期二

當好爸爸的挑戰(4)

  The Father Connection一書第四章是「純潔的爸爸」,是講做爸爸的怎樣幫助子女不會亂搞男女關係或濫交,在性的事上保持純潔。

   作者麥道衛引用一些統計資料,說明爸爸在這方面對子女的影響很大,特別在三方面:爸爸的同在、爸爸的關注和爸爸的親近。這三方面會很影響子女日後對性的 態度,若在這三方面子女與爸爸有健康的關係,是子女不會有婚前性行為的關鍵因素。爸爸若在這三方面做得好,爸爸的影響力就勝過子女的朋輩和傳媒的信息。

  作者列出聖經所啟示的神純潔的典範,祂怎樣教導我們保持純潔,為人父親的效法天父,在子女面前活出聖潔的標準。他也承認他自己無法辦到,只得靠禱告和順服聖靈,才能做到。

   作者提出幾方面具體的建議,包括向子女表達關注和愛、以開放的態度看待性、以神的標準作聖潔的模範、教導神純潔的標準、與子女分享聖潔的好處。他說很多 青少年都說父親很少關注他們,但青少年卻很渴望父親的關注和愛。他說了一個很好的例子,值得參考。他說他的好友有一次對三個子女說,他要送每人一份禮物, 就是給他們每人三十分鐘,在這三十分鐘裏頭,他們可以要求他為他們做任何事。孩子們都高興得很,然後每個子女輪流跟他獨處半小時,來表達對他們每一個的愛 和關注。

相關文章:
當好爸爸的挑戰(1)
當好爸爸的挑戰(2)
當好爸爸的挑戰(3)
書籍介紹:《模範爸爸So Easy》
  

2009年10月12日星期一

夫婦因孩子而分房十多年?

  在一個網誌看見這樣的故事:


有這麼一個真人真事。

輔導員:你們還有枕邊話可說嗎?

女人:枕甚麼邊?自從老二出世後,我們便分房睡。

輔導員:老二多大了?

女人:明年便上大學。


  這樣長久夫婦分房而的事情,我還未曾聽見。

  但卻知道有些夫婦的確自孩子生下來,就分房而睡,或者讓小孩子跟他們一起睡,雖然家中有足夠房間給孩子自己睡。甚至,當孩子想自己獨自一個房間,父母還是要讓孩子跟他們一起睡。

  我個人認為家庭中,夫妻關係是最核心的,這是聖經的教導。始終,夫妻分房,或是與孩子一起睡,都有礙夫妻的關係,夫妻應該有自己的空間(聖經說只有為着專心禱告,夫妻才可以分房)。

  我們的三個孩子,都是自生下來幾個月便讓他們獨自睡覺。感謝主,他們也睡得很好,甚至習慣了所睡的嬰兒床。現在,若要小兒子跟我們一起睡,他也會不習慣。所以,從小訓練他們獨睡,比起到了幾歲時才這樣做容易多了。

2009年10月9日星期五

當好爸爸的挑戰(3)

  The Father Connection一書第三章是「爸爸無條件的愛與接納」。

  作者麥道衛說他從聖經認識到天父對祂的兒女有着無條件的愛和接納,他認為這是最優先,最重要的。

  因此,他要子女知道他們在他心目中的重要,並且還要他們知道他們不需要做任何事來賺取爸爸的愛,也不可逃避或抺去他的愛。

  他說做爸爸的最重要是學習怎樣無條件地愛和接納,如果這樣,孩子就愈肯向你吐露心事,能坦然與你分享心中所想所牽掛的,以及內心的掙扎。

  他也承認他自己不能完全做得到,唯有神能無條件接納人,因此需要藉着神的靈給我們力量。要誠心為孩子禱告,並恆常倚靠父神。

  在書中也提到幾方面具體的實行,包括向孩子表達愛、欣賞每個孩子的獨特性、肯定孩子的個人價值、栽培歸屬感、重視價值過於表現、建立成功感。

   作者所舉的例子也是很感人和獨特。例如:他兒子12歲時加入少年棒球隊,他想用行動表示關心和接納兒子的隊友,就買了十二張冰淇淋券,打算在球隊打敗了 就請球員吃冰淇淋,以表達無條件的愛。經過與教練商量後,教練雖然不大明白,但也接受這做法。結果,不但他兒子向他道謝了五遍,其他隊員也紛紛紛向他道 謝。其中一個男孩說:「不管我們成敗,你也疼愛我們,這感覺真棒啊!」正道出了作者這行動的用意。
 
  還有其他的例子,都很叫人發人深省,特別是為人父母的,真覺得要靠着主耶穌得能力和恩典好好學習天父的典範。


相關文章:
當好爸爸的挑戰(1)
當好爸爸的挑戰(2)
書籍介紹:《模範爸爸So Easy》

2009年10月8日星期四

當好爸爸的挑戰(2)

  The Father Connection一書第二章是「與爸爸結連」,這章題正道出全書的主要重點。

  作者麥道衛說出他年輕時已想要成為好爸爸,並心目中已有好爸爸應該是怎樣的。可惜,他自己的爸爸是壞榜樣,所以就尋找一個好爸爸的榜樣來學習和仿傚。

  結果,他從好友及岳父身上找到這樣的模範。他嘗試從他們身上來學習怎樣做好爸爸。

  後來,他領悟到原來聖經中所說的神,才是最完美的典範。祂是基督徒在天上的父親,聖經所啟示關乎祂一切的屬性,就是好爸爸的模範。只要我們與天父有好的結連,並且我們與兒女有緊密的結連,就能使爸爸、兒女和全家人都被建立,走上光明的道路。

  作者個人的體驗,對做爸爸的我實在是很好的參照,一方面從好的榜樣來學習,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從聖經來向天父學習。

相關文章:
當好爸爸的挑戰(1)
當好爸爸的挑戰(3)
書籍介紹:《模範爸爸So Easy》

2009年10月7日星期三

為甚麼夫妻稱呼對方為爸爸媽媽?

  前幾天跟八歲多的大女兒聊天,她問我說,為甚麼教會中有姨姨稱呼她的丈夫為爸爸。

  這個現象其實並非罕見,我自己也聽過好些人是稱呼配偶為爸爸或媽媽,心中覺得奇怪,然後覺得可惜。

   在我還未結婚之時,知道這種情況,心裏就有一個提醒,日後結婚,為人父母時,仍要以名字稱呼妻子,也期望妻子以我的名字稱呼自己。因為在家庭中,我們的身分不但是父母,也是夫妻。若有了孩子後,就以孩子為中心,忽略了夫妻的身分,我覺得是很可惜,也很可悲的。夫妻本應是家庭中核心的關係,這是聖經所教導我們的。

  因此,到了現在家中有三個孩子,我們夫妻二人仍以名字稱呼對方。對着子女說話時,就在他們面前稱呼對方為爸爸、媽媽,這是例外。

  當然,人家是以爸爸媽媽稱呼配偶,是有他們背後的原因,多是習慣了以子女的角度來稱呼對方。但久而久之,當子女已經成人,旁人聽見這樣的稱呼,會感覺怪怪的,不認識的人更會惹起誤會:怎麼會有看來年紀相若的爸爸媽媽?

2009年10月6日星期二

當好爸爸的挑戰(1)

  再拿起The Father Connection一書來讀(即《模範爸爸So Easy》,但本人很不喜歡中文的書名,所以寧可用英文原名,意思是「與父親連結」),發現裏面有很多精采內容,值得跟大家分享。

  「為人父母是世上最可怕的差事,而且你無法透過進修課程成為合格的父母,你只能邊學邊做,從嘗試及犯錯中求改進--但肯定犯錯的時候比較多!事實上,大多數的父母要待兒女都成為父母時,自己才掌握到為人父母之道。」

  作者麥道衛指出現今我們和兒女所身處的世界,令我們的家庭及子女受到威脅,我們的文化拒絕承認聖經真理,嘲笑聖經教導和道德規範,卻美化聖經所定罪的思想和行為。他列舉了一些統計數字,顯示現時美國青少年的種種問題,同時也列出另外一些統計數據,發現父親對兒女的重大影響,父親和子女的連結緊密與疏離,大大影響子女的成長。無論子女是信徒或不是信徒,父親和子女間的連結對孩子的健康、身心發展及快樂程度,起了重要而決定性的影響。

  他也提到一個令作父親嚮往的實例,他有一個好友,是疼愛又關心兒女的好爸爸,盡心盡力教養五名子女。兒子在結婚時,竟然選了老爸作伴郎!顯示他在兒子心目中的地位。

相關網誌:
書籍介紹:《模範爸爸So Easy》

2009年10月5日星期一

書籍介紹:《模範爸爸So Easy》


  當了爸爸快九年,許多事情仍在學習中。有一本書對我很有幫助和啟發的,那就是由麥道衛(Josh McDowell)所著的《模範爸爸So Easy》(The Father Connection),由福音證主協會於2002年出版。最近我想把這書再讀一遍,盼望看得深入一點。

  本書的英文原名The Father Connection是很好的書名,意思是「與父親的連結」,讓兒女與父親建立緊密的連結,中文書名卻譯不出其中的精髓。

  其實,我早已在書室或書展中知道有這本書,但中文書名譯得太「新潮」,使我覺到有點反感。作者是麥道衛在我的印象中,他是一位專門寫基督教護教學的有名作家,《鐵證待判》就是他的名著,但就從來沒有聽過說他在家庭方面的事也有心得。

  因着這種成見,我對這書沒有多少興趣。

  後來,在書展中或在書室中(我記不清),我放下成見,翻看一下這本書,才發覺這是一本好書,就買回家看。

  原來作者麥道衛從未嘗過父愛,在還沒有信耶穌之時,曾痛恨他的爸爸,因他爸爸酗酒成性,並常虐打他母親。當他信了耶穌後,才靠着神的恩典與爸爸和好,甚至幫助爸爸在晚年相信耶穌,接受救恩。

  當作者初為人父之時,就發覺自己沒有準備好作個好父親。

  因此他就從別人身上學習,包括從他所認識的人,和閱讀書籍,更重要的,是從聖經中查考有關我們天上的父親,祂是我們模範的父親。他查考天父是怎樣對待祂的兒女,就學習這樣來對待自己的兒女。

  全書分作十三章:

1.在艱難的日子裏當爸爸

2.與爸爸連結

3.爸爸無條件的愛和接納

4.純潔的爸爸

5.誠實無偽的爸爸

6.可信可靠的爸爸

7.安慰及支持孩子的爸爸

8.成為兒女的避難所

9.做兒女的朋友

10.管教兒女的爸爸

11.爸爸與寬恕

12.爸爸與尊重

13.合神心意的爸爸

相關文章:
當好爸爸的挑戰(1)
當好爸爸的挑戰(2)
當好爸爸的挑戰(3)
當好爸爸的挑戰(4)

  

2009年10月4日星期日

中秋節小孩愛玩螢光棒

  昨天是中秋節,成年團契仍有聚會,是自由交通,出席人數不多,差不多每一個出席者都有分享。

  聚會後,我們帶著三個小孩到附近的公園去玩花燈和螢光棒。我們到達的時候是晚上七時多,小孩子尚不多,可能很多人還沒有吃完晚飯。

  我們一起走到遊樂場去,還以為兩歲多的小兒子會很喜愛玩火燈,沒想到他竟然只顧玩滑梯,玩了幾十次,卻對花燈沒有興趣。

  有一對小女孩走近來,要跟我們兩個女兒一起玩。原來,她們住得很近,她們說是父母帶到公園來,但我們卻不見她們父母跟着她們。後來觀察到她們的父母果然就坐在附近的長椅上,並且那兩個小女孩也有自己的花燈,然而,她們卻要來跟我們的大女兒玩,想一起玩螢光棒。大女兒也很大方,願意與她們一起共享螢光棒。

  環觀公園中,看見大多數小孩子都很喜歡玩螢光棒。看來,螢光棒已越來越成為孩子們喜愛的中秋節玩意。

  由於今天早上要一早參加教會聚會,所以我們八時多便離開公園,回家去了。

  螢光棒可以持續發光幾個小時,回到家中,大女兒仍然捨不得手中的螢光奉。最後,我們准許她把螢光棒掛在床架上,如以下照片所示:



  當房間的燈關了,螢光棒就發出不同顏色的光,大女兒就這樣望着這些螢光棒入睡了。不知道她會否做了一個「螢光夢」?



相關網誌:
小孩愛中秋

2009年10月3日星期六

Combi 嬰兒車的夾手指陷阱


  小兒子在八月底在坐Combi這款嬰兒車時,無意中把手指放在圖中的虛位中(紅色箭咀所示),手指被夾著。

   由於他坐著的重量把手指夾得更緊,自己無法拔出來,所以放聲大哭。我當時立刻把他抱起來安慰他,他嚷著要媽媽,我就把他遞給妻子,她也要抱一會兒,小兒 子才稍為安靜。我們後來帶他看急診,經過檢驗後,知道他手指骨頭沒事,才放下心。

  自此,小兒子就不敢再坐這個嬰兒車,所以我們就讓他坐家中另一個嬰兒車。

  大女兒和二女兒小時候從來未遇過這種情況,所以我們沒有留意嬰兒車這方面的陷阱。如果大家有用這樣設計的嬰兒車,就要小心留意了。

2009年10月2日星期五

Amazing Grace 奇異恩典(由海莉Hayley Westernra唱)

 在小兒子睡覺前,我們常常唱Amazing Grace(奇異恩典)這首詩歌,所以他已很熟悉。最近在YouTube找到了這個短片,是由海莉(Hayley Westernra)演繹這首歌,唱得很好,小兒子聽得非常留心:




相關文章:睡前唱詩歌

2009年10月1日星期四

大女兒手臂「青枝骨折」(2)

  上星期六大清早到診所去輪候,替大女兒取一個籌,準備晚上帶她去再看中醫(那位醫師要到晚上六時才在那裏診症,並且星期天休息,所以我們想女兒在星期六也看一次),我拿了第一號籌,。

  下午我們全家到教會聚會的地方,參加成年團契聚會,到了時候,我便要帶女兒中途離開,準備前往距離不遠的診所。快要離開時,有一位西醫的弟兄詢問女兒的情況,他說骨折若接受西醫診治會比較好,可以直接往急症室求診。

  本來想當晚看完中醫後,才作決定。但一邊走一邊考慮,還是不想拖延,我們決定接受那位弟兄的意見,立刻把女兒帶到附近醫院的急症室求診,並且有心理準備可能要等好幾個鐘。

  我替女兒在辦理登記手續,在登記處那裏看見有一個牌子寫著要等候三個半小時。登記後,要接受分流的安排(由醫護人員判斷緊急程度,而決定輪候的次序),結果沒有斷為最緊急。

  但很感恩,在大堂坐了沒多久,就聽見職員呼叫女兒的姓名,去見醫生。醫生稍為詢問骨折的成因,便安排女兒照X光。照了X光後,再到大堂等候。

  那時,妻子趕來,把上星期五照的X光片帶了來。坐了一會兒,又再聽見叫喚女兒的姓名,我再帶女兒進去見醫生。醫生看過兩張X光片,建議女兒留院,讓駐院的骨科醫生診治。女兒初時臉露難色,我承諾會陪伴她,她才勉強願意。我有心理準備,可能要整個晚上在醫院陪伴女兒。妻子先行離去,要照顧另外兩個孩子。我留下陪伴大女兒。

  到了兒童病房,由於骨科醫生仍在忙碌中,要稍為等候。在等候的過程中,女兒吃了病房提供的晚間茶點:半件三文治和一杯牛奶。八時半左右,骨科醫生來了,他說不用做手術,但要替女兒骨折的手臂打石膏,而當晚可以申請回家「度假」,第二天一早回醫院。

  然後,有另一位醫療人員來,替女兒左手打石膏。他先行在沒有注射麻醉藥的情況下,把她的左手前臂用力拉直,女兒喊著痛,我握著她的右手安慰她。完成這個步驟,他才替她打石膏。我在三十多年前,左手前臂也曾跌斷骨,打過石膏,因此以為是用同樣的方式。原來如今的方式和材料已跟那時大大不同了,簡單很多。

  石膏打好了,再要去照一次X光,然後回到病房。等了一會兒,骨科醫生看過X光片,認為沒問題,再辦了一些手續,女兒就離院回家「度假」。

相關網誌:
大女兒手臂「青枝骨折」